日韩市场一直被视为全球广告行业的高价值区域,以高付费意愿、高ARPU值和强购买力著称。其成熟的移动互联网生态和用户对高品质内容的需求,为广告投放和用户变现提供了巨大潜力,也使其成为全球开发者和广告主重点争夺的市场。
2024年已经临近尾声,回顾今年,日韩移动广告市场有何特征表现?热门赛道和头部广告主有哪些?广告形式有何趋势?本文我们将详细分析。
01/ 移动广告市场表现概况
据Sensor Tower数据显示,2024年日本和韩国市场移动广告支出均在十亿美元以上。其中日本市场近一年(2023年11月至2024年11月)在主流媒体的广告支出高达42亿美元,累计广告曝光量超过9680亿次。而韩国市场(2024年1月至2024年11月)广告支出达到17.5亿美元,累计广告曝光量超过4790亿次。
从广告渠道来看,日韩广告投放前四的平台分别是Facebook、Instagram、Facebook Audience Network和Messenger。在日本市场,广告主在Instagram平台上的广告支出达到22亿美元,比Facebook高2倍之多。而在韩国,Facebook和Instagram的广告支出逐月增长,2024年11月达到2亿美元,是2024年1月的1.6倍。
在渠道类型上,广告主在广告网络平台(Ad Networks)和社交媒体平台(Social Media)上的投放占比分别为59.7%和40.2%。其中,社交媒体渠道比重由去年的38.3%提升了1.83%。可以看出,广告主在投放组合和预算分配策略上更加灵活且多样性。
日本和韩国的广告市场有一定的相近性,其中购物类均占据主导地位。Sensor Tower数据显示,在日本市场,购物、媒体&娱乐和求职&培训是日本市场最近一年广告支出最高的类别,分别占据支出总额的22%、17%和11%。
而在韩国市场,以“Coupang”为代表的购物类广告主曝光量最大,占总曝光量之和的34%,其次是快消占据14%。而在其后的是媒体&娱乐、求职&培训和游戏广告主,曝光量份额分别为10%、9%和7%。
最近一年,日本广告曝光量前三的购物类广告主分别是Rakuten、Shein和Temu。Rakuten在日本电商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一度达到23.6%,是日本领先的本土购物平台之一。而Shein和Temu作为中国出海的购物平台,近年来在日本市场表现抢眼,通过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和丰富的商品种类迅速吸引了大批消费者。
而在游戏方面,曝光前三的广告主分别是NTT(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以及来自中国出海的厂商Yostar(悠星网络)和Tencent(腾讯)。
2024年1-11月,韩国本土电商平台Coupang摘得购物类广告曝光量榜首,而中国出海的电商平台Temu、Alibaba和Shein同样排在前十。在游戏方面,据Sensor Towe数据,Habby(海彼)在韩国社交平台(Instagram和Facebook)中的广告曝光量达到20亿次,成为韩国广告曝光量最高的游戏厂商,这主要源于对旗下新游《Capybara Go!》的大力推广。紧随其后的是韩国本土游戏厂商Netmarble和111%。
日韩广告主在广告类型选择上更加多元化,且更聚焦于增强广告的原生性和互动性,同时增强沉浸感以提升转化率。一方面,横幅和插屏广告的比例大幅下滑,信息流广告占比从52.94%降至48.46%,原生广告和互动试玩广告则快速增长至10.17%和4.86%。而在素材上,视频类广告素材占据主导,是图片素材的5倍之多。
03/ 日韩市场增长见解和策略
移动广告主和开发者在日韩市场的营销策略需要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用户偏好和市场特点。以下是一些针对性的营销建议:
1.注重本土化运营和营销
在日韩市场,运营活动和广告素材应突出本土特色,如通过结合当地的节日、流行文化、动漫、偶像等元素来制定运营活动和促销策略,以增强用户参与感。此外,日韩市场的用户对名人和网红的影响力非常敏感,利用当地的意达人进行品牌推广,能显著提高广告效果。选择合适的代言人或合作伙伴,以精准打入目标用户群体。
2.精准定位目标用户群体
日本和韩国的用户群体存在显著的细分市场,广告主需根据年龄、性别、兴趣和行为进行精准定位。日本的年轻女性群体偏好社交型游戏和美妆产品,而韩国的年轻男性群体更偏爱电竞和竞技类游戏,因此投放内容要与目标群体的兴趣紧密契合。
3.灵活配置广告推广渠道
Facebook和Instagram仍然是日韩市场广告主的主要推广渠道,广告主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进行品牌曝光、精准广告投放和互动营销。除了Facebook和Instagram,广告主还可以布局额外的增量渠道,以获取更多用户。如NetMarvel平台向广告主提供丰富的In-App流量、DSP流量和本土媒体流量,能够帮助产品拓展中长尾流量,并获取高价值用户。通过跨平台整合,广告主可以在多个平台上同时推广,扩大品牌的覆盖范围。